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扛牢政治责任,守护青山绿水

2023-04-18 13:54:29 来源:实况网

——湖南省永州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二

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在湖南省永州市,徜徉在青山绿水间的市民们,正享受着如诗如画的春色美景。蓝山云冰山、江华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等景点风光无限,游客络绎不绝……潇湘大地处处彰显蓝天碧水、绿的海洋。这便是永州市近年来大抓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近来来,永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作为全市的重要抓手。永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描摹的“厚植生态优势、深化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烟雨潇湘’生态品牌战略,成为全市扛起保护好湘江源头、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与行动指南。

湘江冷水滩白石山公园段绿波荡漾

生态兴,则文明兴。永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关切、期盼,全市上下意志风发、热情高涨。把抓好抓实污染防治作为解决环境疾痼、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全省开展的“夏季攻势”行动中,在原省定任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2项攻势任务,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286项省定任务完成率达74.1%,排名全省第一,302项市“夏季攻势”任务年底全部完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3件,在2022年全省对各市州进行利剑行动四次考核排名中,我市三次位列全省第一。

为守护好碧水青山,确保饮用水质安全达标。永州市制定了《永州市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了52个考核断面超标因子和年度考核目标,组织专家现场帮扶问诊,共排查出八大类54个地表水环境问题交办县市区进行整治。大力推进重点问题治理,90个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销号,16个国控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以上。

华涔天河水库山水相映

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日常巡查、督查,累计交办问题842个。开展涉气重点行业企业专项执法行动,检查控排企业立案24家,17个省定“夏季攻势”VOCs综合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持续保持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全域创成“中国天然氧吧”,谱写大气污染防治新篇章。

积极开展涉重金属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土壤治理修复项目监管,开展“绿盾”行动,为自然保护地保驾护航,10个土壤专项资金治理项目已全部完成。深刻汲取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秦岭违建别墅以及洞庭湖矮围问题教训,守护好总面积为19.26万公顷的69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017年“绿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排查出问题156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154个,有力保障了自然生态环境安全。

2020年,据长江警示片披露:永州市一家企业在设备拆除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废油罐内重油废渣通过雨水管道流入湘江,造成江面污染。事件发生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采取“专班、专业、专资、专责”的方式开展整改工作并实施生态修复,短时期内完成了“污染消除、生态修复、群众满意”的整改目标。经整改修复后,重油泄漏事件所造成的湘江部分河道底泥污染已全部消除,通过常规监测河道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妥善处置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通过司法途径,将3家负有事故责任的企业和7名自然人作为赔偿义务人,经磋商达成协议,共赔偿到位资金1796.67万元。据了解,该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事例,是目前湖南省生态损害赔偿金额最高的案件,这一做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性备选案例”。

关注民意民生,为绿色城市再添光彩。2022年7月,全面启动了永州市湘江流域生态治理重大工程项目。该项目是永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百姓期盼多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位于永州城区湘江西岸,投资约12亿元专用于湘江堤防加固,生态护岸、护坡,海绵化道路,雨污分流,产业载体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心城区一江两岸百里生态走廊建设如火如荼,“烟雨潇湘生态走廊”正破茧成蝶。

蓝山云冰山风景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永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用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增添福祉。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励精图治,一幅“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气养肺、有机食品养身、田园生活养神”的生态美丽画卷展现在潇湘大地,美丽永州的绿色底色彰显得越来越亮丽!

湘江河畔美丽风光

为推动全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立了永州市文旅产业联盟,设立1亿元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旅游发展“十条措施”,助推全市文旅产业有序发展。围绕“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文旅品牌的持续营销推广,市委书记、市长化身永州旅游“代言人”推介永州,并多次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组织开展“湖南旅发大会·唱响好永州”专题宣传,成功举办2022年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709.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2.37亿元。制订方案对现有园区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实施循环化升级改造,推进园区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完成油茶新造10.2万亩,建成3个省级林业示范园和林之神油茶仓储交易中心。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560万人次。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24个。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各类安全、环保要求不达标的砂石土矿,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恢复林(草)地430.08公顷、旱地103.69公顷、建设及其他用地102.46公顷,高标准推进湘江流域沿岸和二广、泉南、厦蓉3条高速公路两侧的省级生态廊道及市、县生态廊道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建农村卫生厕2.65万户,建成农村公厕214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5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21年提高5.37%。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新田县利用林业资源丰富优势,引进了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鲁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湖南鲁丽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引进可在当地形成以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带动新田县林工产业产值达百亿以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林晓华 钟伟民 文/图)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春天的潇湘大地,满眼尽是动人的绿色画卷。一个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环境正在绚丽绽放。

标签:

上一篇:安徽冲极兔靠谱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